德配天地 道冠古今 诚信孝敬 清淡养心
2016-09-29 19:27:02| 分类: 30年临证实验 | 标签: |举报 |字号大中小 订阅
用微信 “扫一扫”
将文章分享到朋友圈。
用易信 “扫一扫”
多汗症验案2:巴某,男,31岁。
主诉及现病史:阴囊多汗5年。自述5年来阴股部多汗,内裤经常浸湿,食辛辣加重。
诊见:阴囊、股部潮湿,内裤湿透,口淡而黏,四肢沉重,小便短少。
西医诊断:多汗症。
中医诊断:汗证。
辨证:湿热蕴阻。
治法:清热除湿止汗。
方药:萆薢渗湿汤加减。
药用:萆薢10g,薏苡仁20g,黄柏10g,泽泻10g,通草10g,龙胆草10g,栀子10g,黄芩10g,柴胡10g,白术10g,滑石10g(先煎),当归10g,浮小麦15g,麻黄根10g,炙甘草5g,口服及外洗。
复诊:上方用7剂,汗出明显减少,二便通调。上方继续口服及外洗。
三诊:上方又用14剂,汗止,身爽,口中不黏,二便通畅。上方去龙胆草、柴胡,又服7剂,巩固疗效。
按语:脾胃损伤,湿自内生,流注下焦,蕴蒸肌肤,迫津外溢。治宜健脾清热除湿,止汗。方中萆薢利湿去浊;泽泻利水消肿,渗湿泄热;通草、滑石利尿通淋,收湿敛疮;龙胆草、黄柏、黄芩、栀子清热燥湿;薏苡仁、白术健脾益气,渗湿;当归滋阴养血以顾肝体,使邪祛而不伤正,湿热内郁则肝气不舒,甘寒渗利,能抑肝性条达;柴胡疏肝胆气以顾肝用;麻黄根、浮小麦固表止汗;炙甘草调和诸药。头汗多,伴身热,系湿热上蒸,治宜清脾泄热,方用泻黄散加减。手足多汗系湿热旁流,治宜清热燥湿,方用清脾饮加减。
白塞病验案
案1:房某,男,39岁。
主诉及现病史:口腔、生殖器溃疡、下肢结节性红斑3个月。自述3个月前口腔出现溃疡,不久,龟头也出现溃疡,下肢出现结节性红斑,去当地医院按溃疡对症治疗1个月,无明显好转,又转到某医院诊断为白塞病,用沙利度胺,明显好转,停药1个月后又复发。
推荐过这篇日志的人:
他们还推荐了:
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©1997-2018
评论